为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食品学院于近日举办国内外学习交流分享会。食品学院副院长焦阳及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参会,学生秘书杨晗及三位交流生代表围绕项目遴选、国内外学习生活等主题展开主题分享。

学生秘书杨晗首先系统介绍了学校现有国内外十余所合作院校的交流项目,对项目申报流程进行认真解读,强调多规划、早准备、勤关注的遴选要点,并提醒学生关注语言成绩、重视学分绩点等核心指标,对照培养方案制定选课计划,确保学分互认顺畅。

参与中国海洋大学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SDGs)项目实践的邱婧妍同学,通过分析国内外交流项目对比差异指出,跨校交流需主动突破舒适圈,提高英语能力,善用讲座与实验室资源,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将视野拓宽转化为能力提升。

李太程同学以台湾海洋大学交流经历为重点,梳理出涵盖证件办理、货币兑换、健康申报等多项行前清单,强调赴外交流期间,围绕个人培养方案完成情况,开展针对性选课,注重平时知识消化吸收,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赴东京海洋大学完成交流学习黄驿骁,从学校学科特色、研究室资源、专业课程等几个方面与国内专业做了详细对比,提倡大家尽早准备,重视语言技能提升,积极参与交流学习项目,丰富学习经历,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日后就业升学做好充足准备。
食品学院副院长焦阳指出,通过交换生代表的亲身讲述,不仅帮助学生明晰国际交流路径,更以朋辈引领激发学术志趣。希望同学们抓住国际交流机遇,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学院也将持续优化国际交流项目,为大家提供更坚实保障与支持,助力同学们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领域人才。
会后,与会师生针对赴外交流项目选拔条件、遴选程序及学业要求等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供稿:食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