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为系统布局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方向,强化食品学科原始创新能力,10月14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全面部署年度基础研究规划与申报组织工作。学院全体科研骨干教师参会,会议由宋益善副院长主持。
针对2026年度申报工作,学院提出“早谋划、精选题、深论证、强协同”的整体策略,将实施分层分类指导机制。副院长宋益善系统分析了近五年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与立项方面的情况,随着基金评审更加注重创新性与前沿性,学院需要进一步聚焦水产品高值化加工、海洋食品资源利用、食品健康与安全等方向的特色优势,鼓励AI赋能食品设计、食品组学、细胞工厂等新兴领域布局。引导教师在“蓝色粮仓”与“未来食品”交叉领域凝练具有前瞻性的科学问题。
学院将推动申报组织方式从“广泛动员”向“精准培育”转变。本年度将重点实施“分层辅导+全程跟踪”机制,结合教师发展阶段与研究方向,提供个性化支持。学院计划通过“青年·骨干·交叉”三级培育体系,系统性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青年培育计划”面向青年教师,配备指导老师、进入团队管理,构建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生态。“骨干支撑计划”支持已有基础的教师冲击面上项目,注重学术影响力的持续积累。“交叉创新计划”鼓励组建跨学科团队,围绕食品科学与海洋生物、冷链物流、信息工程、营养健康等方向交叉融合,培育基金重点、国际合作和区域发展等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学科内涵建设与学术梯队培养的重要项目载体。在强化基金项目申报组织的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拓展科研项目布局,系统开展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的前期论证分析与组织设计,持续营造激励创新、激励合作、激励发展的学术环境,聚焦建设水产食物加工贮运特色鲜明,农、理、工、医等学科元素创新交融,具有世界学术影响力和产业贡献度的食品学院,服务“世界一流特色大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