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
—— 上海海洋大学线上教学侧记
上海科技报
2020年03月08日
作者:陶婷婷
连续五天的线上上课,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2018级学生张玉婷找回了校园里的感觉。“第一天就是‘满课’,早起、打卡签到、下载资料、做笔记、听课、讨论……”,这不仅恢复了她的生活作息时间,让她倍感高兴的是,“找回了学习的状态”。
食品学院2019级学生姜欣宛和她有着同样的感受。一场有关战“疫”的英汉笔译课,她发现网上教学可以使网上的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得更加灵活,通过老师在群里、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资源,学生可以更方便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在讨论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担心自己的问题因为老师没有听见而被忽略。更加亲近的互动使得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学习也更加畅快便利了。
从3月2日起至今,上海海洋大学线上教学已顺利开展了五天。近两万名学生正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不缩水”的教学方向指引下,上海海洋大学正在快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完善在线教学,构筑教学“保障线”。
“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不能落下任何一名学生”
学校采取线上教学“一个都不能少”的策略,全面覆盖在校所有学生,做到“一生一策”。为摸清学生基础信息,学校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微信、QQ等方式与学生及家长进行联系时,实时摸排学生最新动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和家长解答开学的相关问题,积极宣传党和国家资助政策,解除学生与家庭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水产与生命学院辅导员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排摸出本院四名家住偏远地区的同学,因网络设备落后、缺乏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原因难以正常完成在线学习。教学秘书谢菁连夜与十几位授课教师一起制定每门课的方案,再由辅导员周涛峰传递给学生逐一核对,切实做好“一生一策”。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2018级学生小李,家住广西西林县那佐苗族乡的一个小屯。由于地区偏远,家里网络很慢,经常断网,一般进网页都有问题,更不用说在线观看学习视频了。手机接收消息也经常延迟,甚至有时候连信号都没有。在前期线上学习条件调研中,学校第一时间掌握了该学生家里网络信号差、无法开展在线课程学习的情况。
“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不能落下任何一名学生。”在学校的部署下,学院学生秘书针对该生已选的所有在线课程,与任课教师一一对接,明确网络不具备条件下各门功课的学习预案。最终形成《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CAD》《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土壤学》《形势与政策》以及体育等8门课程的学习预案。老师们通过微信将电子书、课程ppt等相关资料第一时间发送给学生,同时通过微信在线布置作业并进行答疑辅导,形成小李详细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辅导员老师在得知情况后,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小李,详细询问线上学习困难,疏导心理焦虑情绪,帮助他一起想办法。村委会也将原来空置的一个房间收拾出来供小李学习使用。在大家的努力下,如今小李已经开始正常学习。
“一个也不能掉队”
3月2日10点,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潘桂妮的“入门汉语A”和卢晓敏教师的“初级汉语A”课程在线上开讲。当天,该学院完成线上教学课程16门。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学生不仅有国别差距、时差影响,语言问题也是一大障碍。早在2月份,任课教师就逐一摸清了学生的情况,并准备了课程线上测试情况及教学业务。为做到切实有效地联系好每一个学生,管理好每一门课程,学院教务协助任课教师组建了课程微信群,帮助学生注册、激活学习平台,确保没有一个学生掉队。
同时,教师线上教学的工作强度丝毫不逊传统课堂教学的工作强度。教师需考虑时差的影响对课程进行分类设计,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备工作至少要翻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除针对可以集中授课的学生需要一个教学设计,针对无法参加集中授课的学生,各任课教师们除准备视频面授、上传录播音频、视频、教案、布置任务点、每日批阅作业,保持教学互动以外,还要再安排时间答疑,该学院大多数教师基本处于全天候工作的状态。
据任课教师的反馈,许多目前在国外的学生都努力克服与中国的时差,积极参与教师的集中授课,甚至出现半夜起来上课的现象,教师“劝”都劝不住,学习态度和精神令人感动。
云端思政第一课开讲
“我们正在经历什么”“你我共同的感悟是什么”“我们应该践行什么”,3月3日下午,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为近2万名上海海洋大学学子开讲本学期的云端思政第一课,共同探讨如何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
此次云端课程在学习通、央视频、微博、微信、B站等多个平台同步播出。水产与生命学院2018级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魏域玲表示:“吴嘉敏书记通过经历、感悟、践行三方面为我们概述了这次战役中体现的中国精神:面对疫情我们风雨同舟、携手共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很庆幸能跟着党的脚步,在党的领导下去打赢这场战役;作为一名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感谢学校和老师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通过这次战役,也让我深深的明白要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科学攻关能力,学好专业知识,读好社会无字之书。”
“2020年的开场带着不平凡的色彩,一场疫情让我们懂得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一场战疫让我们感受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全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无法像钟南山院士和白衣天使们那样奋战在抗疫一线,也无法像众多救援物资的生产者那样奋战在生产一线,但是作为老师和学生的我们,可以坚守在我们的阵地上,坚守在互联网支撑起的教育一线。”这是工程学院教师姜波第一堂课的开场白。近日,该学院面向学院广大党员和教师开展“我的新学期第一课”开场词设计活动,以此鼓舞广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院教师积极面对在线课程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党和国家集中全力抗击疫情行动,结合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人员不怕牺牲、奋战一线,结合社会各届积极奉献共克时艰支持疫情防控等情况,学院党员和教师针对自己课程学生具体实际,精心设计了“我的新学期第一课”开场词,赢得了众多学生的点赞。
编辑:liuchun审核:liu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