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发布者:郝洁发布时间:2018-07-02浏览次数:15


2-1教学情况

实验课程数

面向专业数

实验学生人数/

实验人时数/

20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

300/

27300人时数/

序号

实验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面向专业

实验学生人数/

实验人时数/

1

传热学实验

周继军

博士

讲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人时数/

2

工程热力学实验

施伟

硕士

讲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人时数/

3

制冷原理与设备实验

谢晶

博士

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

75/

300人时数/

4

空调用制冷技术

谢堃

硕士

副教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75/

300人时数/

5

测试技术实验

万金庆

博士

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人时数/

6

自动化实验

王金锋

博士

副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

75/

300人时数/

7

压缩机实验

余克志

博士

副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

75/

300人时数/

8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实验

刘艳玲

博士

讲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75/

300人时数/

9

空调调节实验

刘立平

硕士

讲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

75/

300人时数/

10

食品冷冻冷藏实验

张敏

博士

教授

食品物流

50/

200人时数/

11

流体输配管网实验

王友君

博士

讲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75/

300人时数/

12

流体力学实验

王友君

博士

讲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人时数/

13

制冷空调工程CAD实验

厉建国

硕士

工程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人时数/

14

暖通空调实验

刘立平

硕士

讲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75/

300人时数/

15

食品冷藏链技术实践

王金锋

博士

副教授

物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200/

400人时数/

16

名师导航实践

张青

博士

高级工程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1200人时数/

17

认识实习实践

张青

博士

高级工程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1200人时数/

18

生产实习实践

张青

博士

高级工程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1200人时数/

19

创新创业实践

张青/王金锋/余克志/万金庆/张敏/谢晶

博士

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教授/教授/教授/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0人时数/

20

本科生进一流实验室

张青/王金锋/余克志/万金庆/张敏/谢晶

博士

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教授/教授/教授/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0人时数/

21

毕业论文实验

张青/王金锋/余克志/万金庆/张敏/谢晶

博士

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教授/教授/教授/教授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50/

6000人时数/

2-2教材建设(近五年)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

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

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省级及以上)

主编

参编

30

1

16

序号

出版实验教材名称

编者

主编/参编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谢晶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4

2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四级)

谢晶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4

3

制冷工(四级)

谢晶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3

4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五级)

谢晶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1

5

制冷工(五级)

谢晶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11

6

中央空调技师手册

谢晶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10

7

食品冷藏链技术与装置

谢晶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0

8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万金庆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8

9

热工测量(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万金庆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9

10

制冷空调施工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余克志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6

11

制冷与低温工艺

谢晶

副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8

12

制冷与空调技术(技师)

谢晶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8

13

食品贮藏保鲜

谢晶

副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11

14

食品物流学

谢晶

副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11

15

冷库建筑

谈向东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8

16

食品低温保藏学

包建强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9

17

风机性能实验实验指导书

厉建国,王友君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18

供暖系统演示实验指导书

厉建国,王友君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19

热电偶温度标定实验指导书

万金庆,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0

制冷原理演示实验指导书

张青,谢晶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1

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指导书

周继军,龚海辉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2

空气横掠单管时平均换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施伟,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3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指导书

周继军,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4

制冷认识实习实验指导书

张青,王金锋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5

制冷设备质量检测中心机房现场教学实验指导书

厉建国,余克志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6

食品降温速度调节实验指导书

张敏,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7

圆球法导热系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周继军,刘艳玲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8

空气横掠单管时平均换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施伟,周继军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29

散热器性能实验指导书

张敏,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30

一机二库实验指导书

王金锋,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2

31

双位调节实验指导书

王金锋,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2

PID调节实验指导书

王金锋,杨大章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3

螺旋速冻实验指导书

厉建国,谈向东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4

平板速冻实验指导书

万金庆,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5

冷风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张青,杨胜平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6

压缩机性能仿真实验指导书

余克志,张青

主编

自编讲义,20141

37

小型建筑通风仿真实验指导书

余克志,刘立平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8

比例控制模拟仿真实验指导书

余克志,王金锋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39

冷库数值模拟仿真实验指导书

余克志,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56

40

制冷装置设计实验指导书

谢堃,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046

41

暖通空调设计实验指导书

刘立平,刘艳玲

主编

自编讲义,20046

42

制冷空调自动化设计实验指导

王金锋,厉建国

主编

自编讲义,20126

43

热管散热综合实验指导书

周继军,万金庆

主编

自编讲义,20126

44

流体输配管网仿真实验指导书

王友君,余克志

主编

自编讲义,20126

45

冷热源设计实验指导书

刘立平,万金庆

主编

自编讲义,20126

46

夹套库创新实践实验指导书

张青,王金锋

主编

自编讲义,20176

2-3教学理念

为了充分发挥制冷空调工程实验中心的实践教学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上海市冷链装备性能测试与节能评价公共服务平台2大省部级对外服务平台,并结合产学研基地,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加强了实验室的内涵建设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如图1所示。分成5个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1)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室由热工教学实验室和传热学教学实验室以及流体力学教学实验室组成,可以承担如“圆球法导热系数测定实验”、“空气横掠单管时换热系数测定实验”、“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层流紊流演示实验”、“水泵性能实验”、“风机性能实验”、“换热器换热实验”等10项教学实验。实验中注重实验课程教法改革和实验教学形式创新,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在实验中利用实验与基础知识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实验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规范和基础实验能力,比如实验开始的实验室操作,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后的良好的善后习惯和能力等。

1 制冷空调工程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

(2)专业实验

专业实验室包括制冷原理实验室,压缩机实验室,测试技术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暖通空调实验室等由15门专业课程相应的实验形成的专业教学实验室。专业实验与相应的理论课程联系紧密,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协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专业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重在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的提升。如利用热电偶的测温实验使学生从感官上全面理解了热电偶测温的技术和实施以及数据处理,甚至后续

的自动化监控原理;利用了TRNSYS/EES仿真软件开展的压缩机热力性能仿真实验和利用

  

Labview软件开展的水箱PID控制仿真实验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专业实验提供15门专业课程和2项实践课程的教学服务。

(3)特色实验

食品冷冻冷藏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色,也是目前学科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将动力机械与食品加工相结合,以食品冷藏链工程、冷冻冷藏技术和低温物流安全体系的研究为学科发展特色,在学校的学科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食品低温保藏和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色实验室包括了平板速冻实验,螺旋速冻实验、超低温制冷实验,冰温冷库实验、恒温冷库实验、空调环境室实验和夹套库冷库设备性能测试实验等共计25项不同的实验项目。特色实验项目提供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的实验条件和支撑,同时可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实验条件,并且也为2个能源类专业和食品、包装专业学生的各类竞赛提供实验支持。比如2013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王树信同学在超低温实验系统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成果参加了2017年的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同时撰写了论文《基于labview的复叠式远程监测系统》在《国外测量技术》2018年第四期中刊出。2013级的学生李大贤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撰写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船用单机双级制冷系统远程监测软件》(证书登记号为2017SR371321)。

除此以外,特色实验室为本科生进一流实验室,学生的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实验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实验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的使命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依托已有平台

中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拥有两个省部级科技服务平台: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上海市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农业部授权的,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主要承担制冷、空调类农业投入品及相关产品如冻结装置、冷却设备、冷库及相关设施等的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

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立足于上海及长三角乃至全国冷链建设的需求,通过冷链关键技术研发、资源整合建设、共享服务系统开发、服务培训和宣传推广五个方面,构建“上海市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满足农产品/食品行业对低温

物流装备性能、安全和节能技术的第三方评价的广泛需求,平台不但可以提供客观、公正、高水平的第三方检测,而且可以为新型冷链装备研制和装备流场优化、节能新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科技支撑,从而服务于我国低温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利用平台实现校内外的联合和优质资源的融合互补,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论文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重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5)产学研合作

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实习基地稳定,已经签约的实习基地有25家,如上海吴淞冷藏有限公司、上海吴泾冷藏有限公司、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曲阳路商务中心、南京东路永安百货、上海技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滴水湖假日酒店、廷亚冷却塔有限公司等等。

有序而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有效保障了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职业资格培训、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产学研合作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基础。

基于目前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有效的实验中心管理,形成了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形成重

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2-4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等)

  

制冷空调实验中心主要面对的是能源动力类的2个专业和1个专业方向,即简称的制冷(能源与动力工程)、空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物流工程)1个方向,其人才培养计划是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我校的专业特色和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合理内涵,设计课程结构,整体优化教学计划,修订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要求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欲在更高层面和创新思维基础上构筑新的专业平台,形成整体优化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的特色是制冷与低温技术、冷冻冷藏工艺。我们认为首先要在专业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依托已有优势与特点,并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同时更需要将上海及长三角制冷与空调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己任,来综合考虑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制冷工程学科的发展。

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之所以能长期在中国制冷行业中,起到引领制冷技术、工艺的作用,有其独到的地方。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制冷)专业的特色是:以冷冻冷藏工艺为主导;以设计(安装、调试、管理)各类冷库、冷冻厂为内容;规划、设计辅助生产加工设施为细节;整体设计(优化设计)制冷系统为特色。

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定位是:以建筑为主要对象,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基础上,采用人工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去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和满足产品生产与科学试验要求的工艺环境,以及特殊领域的人工环境。根据我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确立在“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关系中“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空调系统设计为核心,兼顾建筑设备施工安装与工艺性特色空调,着重于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的合理利用,关注工程应用领域的建筑节能和设备节能,逐步建设发展成在食品、药材、电子加工工艺洁净空调方面有影响的特色专业。

经过多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确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物流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突出食品物流组织管理中对食品品质、食品安全以及食品资源循环性的保障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教学和实践,体现了国际都市型食品物流对循环经济的推进,融合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知识,是一个交叉学科支撑的新兴专业方向。

  

本实验中心根据教学功能分为: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省部级平台和产学研合作五大功能模块。

1)学科基础功能模块

主要承担能源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以及部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实验课程,重在学生基础能力与基本操作规范的培养。该模块下的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为3个专业提供共有5门,10个实验项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热工学等课程实验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如圆球法导热系数测定、空气横掠单管时平均换热系数的测定、气体定压比热测定、气体定压比热测定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特色实验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学科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深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今后更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向奠定了根基。

2)专业功能模块

主要承担2个专业得的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该平台下的专业特色实验课程涉及11门、38个实验项目。如风机性能实验、供暖系统演示实验、热电偶温度计标定实验、热电偶温度计标定实验、食品降温速度调节实验、制冷原理演示实验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最重要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

3)特色功能模块

该模块的实验教学涉及2个专业的6项教学实习与毕业论文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支持等,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课堂内实验教学的延伸,同时又是课堂内实验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和素材。

通过特色功能模块的课程教育导入,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学角度设计培养方案,实现全人教育,学科专业学习及研究,学科以外的个人教育、德育,学生全面的成长及发展。培养学生自立自律自主性的教育。赋予学生学习的动机,创造并提供有效学习的环境,并加以切实的学习指导-帮助,让学生开展学习,从而培育学生成为自立的学习者,并且引发出学生优秀学习能力的形成。自立性教育的导入,逐渐改革高等教育模式。由教学向能动性学习的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学习中心的转变。

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抓手,以科学商店为桥梁,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社会。中心每年均组织不同类别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申报,为每个大学生创新项目设立资金账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乐趣。

4)省部级科技服务平台

中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拥有两个省部级科技服务平台,教师与平台人员紧密结合,利用检测中心的设备和项目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实践的机会,与众多企业保持了长期良好的校企合作。

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农业部授权的,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主要承担制冷、空调类农业投入品及相关产品如冻结装置、冷却设备、冷库及相关设施等的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

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立足于上海及长三角乃至全国冷链建设的需求,通过冷链关键技术研发、资源整合建设、共享服务系统开发、服务培训和宣传推广五个方面,构建“上海市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满足农产品/食品行业对低温物流装备性能、安全和节能技术的第三方评价的广泛需求,平台不但可以提供客观、公正、高水平的第三方检测,而且可以为新型冷链装备研制和装备流场优化、节能新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科技支撑,从而服务于我国低温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以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不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在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科研服务的同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科研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科研和行业服务,搭建产学研平台,融入企业标准及文化,使校企合作常态化,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及实训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5)产学研基地

中心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发挥了优良作用。目前该专业方向有实习基地25个,包括上海吴泾冷藏有限公司、上海申宏冷藏储运有限公司、常州晶雪制冷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以及上海技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上海市人保局认定的等级工培训机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每年都有约150名左右的学生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教学实习环节在以上实习基地实习。目前达到了80%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来自企业需求或者社会实践。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学生 100% 参加《制冷空调系统维修工》四级和《中央空调运行操作员》四级的培训,并获取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约 30% 的学生获得了制冷系统安装维修工和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专业特色渐趋鲜明的教学实习体系,整个教学实习体系的特点是系统性、多样性和贯穿性。学生通过实习,直观认识到了冷库和冷库制冷系统,空调和空调制冷系统,冷藏链和冷藏链的设备,感受到了真实的冷库、空调和制冷设备等,对将来到与制冷空调相关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连续5年保持了95%以上的就业率。

2-5教学方式方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达到兼顾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的养成,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的教学目标。并由此摸索出了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为本,辐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和生物制药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方法,如图2所示。在基础实验中使用问题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对于传热、流体流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检测基本技能的应用;在专业实验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熟练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特色实验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仿真教学法,培养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省部级科技服务平台中使用研讨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让学有所余的学生有机会接触行业发展的前沿,直接参与项目检测、科学研究;在产学研合作中使用研讨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套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为主,并兼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物流工程)、包装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物流工程和生物制药等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方法经过实践检验,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基本规范养成、基础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跨学科实验教学项目研究,积极承担教学改革项目,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2 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2-6教学成果

  

(1)教师成果

1)余克志主编的教材《制冷空调施工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

2)谢晶获得2010年上海市食品冷冻冷藏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3)谢晶团队获得2008年上海市精品课程“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

4)张敏团队获得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传热学》课程建设与第二课堂实践探索。

5)谈向东团队获得2008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冷库建筑》建材的编写。

  

2)学生获奖成果

12017.7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本科生团队三等奖,本科生为舒志涛,徐佳佳,俞治翀。

22017.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研究生个人一等奖,研究生为李文俊。

32016.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本科生团队三等奖,本科生为黄傲男,毛逸涛,王树信。

42016.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研究生个人三等奖,研究生为徐旻晟。

  

52015.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本科生团队一等奖,本科生为徐韵达,薛怡,朱黛雯。

62015.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本科生团队创新设计一等奖,本科生为徐韵达,薛怡,朱黛雯。

72015.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研究生个人三等奖,研究生为郭耀君。

82014.7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本科生团队三等奖,本科生为张旭霞,姚熙梦,徐韵达。

92014.6参加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研究生个人三等奖,研究生为宋立尧。

  

2-7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措施

  

(1)建立了完善的实验课程过程考核体系

实验课程考核主要是针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同时增加对学生职业素质和素养的考核,从而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以及学习态度。

  

2)构建服务学生的实训课程考核体系

实训课程的考核由若干个实践训练和考核项目单元组成。由教师讲解示范每个实训项目的流程,学生思考具体操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边操作边记录,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学生训练完毕,指导教师考核其中的操作步骤,并提出问题。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有效的纠正,直到合格为止。自行设计的实训题目,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习过

的知识,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方法、准备器材并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创新设计能力。

  

3)融合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能力提升实践计划

生产实习要求与“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进行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的全面对接,实习期间完成中级职业资格考核的全部内容培训。

毕业实习采取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或者其他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际生产锻炼,要求学生熟悉生产各个环节,将理论知识扩展运用,参与实际生产管理。实习过程的考核将由实习单位

进行。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日志、实习鉴定报告和个人实习总结进行评定,给出评语和成绩,指导教师向实习单位听取反馈意见,给出最终实习成绩。

实验中心成立实验教学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学实验管理的规范执行情况和实验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作为有关管理干部与实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依据与其绩效工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