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凌云:致力研究 勤俭助学

发布者:陈慧发布时间:2017-06-01浏览次数:332

马凌云:致力研究  勤俭助学

                             发表时间:2013-09-29                             阅读次数:6次                         



       做学问与做人一样,要实实在在。




  马凌云(1904.10-1984.8),别号鹏程,安徽阜阳人,回族,三级教授。1928年8月赴美留学,1930年8月获美国麦迪逊大学学士学位,1933年8月获美国匹茨堡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6月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化室主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化室主任。


  马凌云是1961年来上海水产学院工作的。之前,他在成都长期从事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一位资深教授,马凌云没有那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孤傲之气,而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从研究员到大学教师

  马凌云在美国求学七年,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在上海、四川等地生物制品研究所担任生化室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因此他来到上海水产学院后,充实了学校生物化学学科实力。可是做研究员与做教师不大一样。研究员只需在实验里,通过实验检验研究假设,一步一步逼近生物化学现象后的本质。那更多是一个需要个体洞察、思考、验证的世界,而大学教师则需要把比较成熟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把当下的学术争论和困惑,转化为启迪学生创造思想的火花。纵有满腹经纶,如果不谙教学艺术,也很难为学生吸收和消化。

  十多年从事研究员工作的马凌云,上完第一节课后,很多学生反映听不懂。他在美国求学时,看到教师们上课,觉得挺简单,真要自己上讲台了才发现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陷入了困惑:“深入”,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也是他长久的兴趣与经验所在;“浅出”就比较难掌握了,一不小心就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且吃晚饭时,妻子问他嗓子怎么哑了,他才猛然意识到上课发声时显然用力过大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上一天课,喉咙也不会沙哑。看来这还真是门学问。

  怎样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呢?身为化学教研组组长、三级教授的马凌云没有摆架子,而是虚心向教研组同事讨教经验,询问发声技巧。平时,他一有空就拿个小本,到教室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一笔一画地做记录。为了掌握好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科学的上课发声方法,他连走路时都会自言自语,并用手触摸咽喉的振动,结果有时明明要去图书馆,却不由自主跑到北教学大楼去了。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马凌云的教学水平很快就显示出来。

  马凌云留学美国多年,对英语的重要性体会比较深。作为经济、社会仍比较落后的中国,要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了解世界前沿科学信息,不懂英语万万不行。他呼吁为我校高年级同学开设英语口语课程。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马凌云在担任生物化学教师的同时,不辞辛劳自愿担任英语教师,教授学生英语口语。

用心发展教学科研

  早年在成都时,马凌云便在微生物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来到上海水产学院不久,凭着他的睿智与勤奋,以及良好的学术背景,他成为生物化学教研组组长。

  为了丰富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保质保量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马凌云非常注意提携后学。他在化学教研组坚决实行试讲制度,即年轻教师在初次登台讲课之前,须仔细备课并把上课内容整理成讲稿交他审阅。他会细心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之后,年轻教师还要在教研组各位老师面前试讲,接受评议。为使他们进步得更快,马凌云将自己总结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年轻教师,让他们少走弯路。就这样,新教师们经过试讲、改进,再试讲、再改进,完全掌握教学方法之后,才被允许走上讲台。通过这种方法,马凌云培养出不少优秀教师,有效保证了化学教学质量。

  在马凌云身上,洋溢着一股爱岗敬业的精神,不仅使他对工作精益求精,而且影响了周围同事。他是学校为数不多的三级教授,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对很多理论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且对毕生所学,他从不藏着、掖着,而是乐意与同事们分享。

  为了提高化学教研组教师的科研水平,马凌云在埋首钻研自己课题的同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他不断探索、创新管理办法,尝试在化学教研组内推行“专题交流”制度,促进、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他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向教师们介绍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以开阔教师视野,为他们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他还不时组织学术讨论会,鼓励教师们就前沿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中获得启发。在讨论学术问题时,马凌云非常较真,从不含糊,常常和同事们争论得面红耳赤,但只要对方说得在理,他一旦明白又能欣然接受,并积极支持对方的研究工作。通过这种办法,化学教研组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种开诚布公的学术态度,为科学研究营造了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专题交流”也因此成为化学教研组的一项传统。

爱惜人才  提携后学

  “求真务实、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是与马凌云一起工作多年、食品学院化学系退休教授黄金陵对他的印象。在上世纪60年代,黄金陵正进行一项科学研究。当时,他迫切需要测定一些数据,而这必须使用一些化学设备和试剂。但是由于当时他被错打成右派,这一身份使他的教学和生活都受到很大限制,不能自由使用实验室,从而影响了研究工作。时间不等人,眼看科研进程受到影响,黄金陵心急火燎。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听说此事的马凌云主动找到他,了解研究设想、思路和实验步骤,并当即表示支持黄金陵的研究。白天既然不方便,他就许诺黄金陵晚上到实验室做实验。马凌云还细心嘱咐黄金陵,若是被人撞见,只须说是他同意的。在特殊背景下,马凌云仗义支持科学研究的做法,使年轻的黄金陵倍感激动与鼓舞。

  另外一件事,也让人难以忘怀。教研组一位年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很高,一有空就钻研项目,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次,他在实验室发现一个重要化学变化非常激动,随即撰写了一篇论文希望发表,与人分享这一成果。然而,由于当时这位年轻教师是“右派”,在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几乎不可能发表论文。于是他决定将论文以化学教研组成员的名义署名发表,唯独没有署自己的名字。可是当他偶然再一次看到那篇论文底稿时,竟然在篇首看到用红笔加上去的自己的名字。这位青年教师后来了解到,是马凌云执意署上他的名字。在特殊时代,这样做需要很大勇气。这位戴着右派帽子的年轻教师激动不已,不知不觉滚出了热泪。他激动地是碰到这样一位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好领导。虽然论文在最终公开发表时,这位年轻教师的署名还是被删除了,但马凌云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正直负责的品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尽管妻子没有工作,但马凌云是三级教授,在当时属于高收入人员,家庭经济相对不错,但是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他和家人挤在一个简陋小室里,以粗茶淡饭充饥,穿的是很普通的蓝衫布裙。平时,他骑着一辆班班驳驳的破自行车上班,拎着一个褪色的小布包到学校上课,几乎看不出是位曾留学美国多年、拿着高额薪水的三级教授。与俭朴生活截然相反的是,马凌云却慷慨热心助学。他与妻子不仅抚养着自己3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开支,而且还省吃俭用,用省下来的钱资助了2到3位家境贫寒的孩子,让他们走进课堂学习,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受父母影响,马凌云的孩子们也走上科研之路,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马凌云,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教授,一位值得我们景仰的学者。


 (食品学院  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