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合作单位授牌暨学术交流会”。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建恒、食品学院副院长赵勇、赖克强教授及丁兆阳副教授受邀参会,共同见证特色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进展。
会议伊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处长吴向泳为活动致辞。她强调,实验室的成立是推动食品安全科研创新和标准制定的关键举措,希望各合作单位深化协同,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授牌仪式上,张建恒副处长代表上海海洋大学接受合作单位授牌,标志着我校正式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上海)的成员之一。该实验室聚焦“合成生物食品与食品相关产品”领域,旨在推动科研创新与标准制定,助力国家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市疾控中心危控所副所长朱珍妮详细介绍了特色实验室2025年建设规划,包括科研方向整合、技术平台优化及产学研联动机制等内容,明确了实验室在风险评估、标准研制及技术转化方面的目标。
学术交流环节中,各合作单位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刘龙教授以“合成生物学与食品生物制造:机遇与挑战”为题,探讨技术应用前景;中科院上海营养所武爱波研究员围绕“合成生物功能食品创制与营养安全评价”展开分析;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马晓强副教授介绍了“合成生物食品功能性成分GMM基因组学分析鉴定”的技术进展。此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波教授、上海市质检院轻化所左莹高级工程师分别就“食品相关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及“团体标准推动许可制度改革”进行专题报告。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丁兆阳副教授以“荧光MOFs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检中的研究”为题发表学术报告,展示了新型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潜力,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市疾控相关实验室,深入了解市疾控在风险评估、标准研制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本次活动通过授牌仪式、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进一步促进了我校与上海市疾控、江南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质检院等单位的合作交流,为未来联合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人员表示将依托特色实验室平台,共同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