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新:游刃于食品科学

发布者:陈慧发布时间:2017-06-01浏览次数:226

沈月新:游刃于食品科学

                             发表时间:2013-09-29                             阅读次数:11次                         



       勤奋、认真、正直、诚信!

 沈月新(1942.2-    ),浙江吴兴人,民盟盟员,制冷及冷藏工艺教授,1997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4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加工系制冷与冷藏专业。曾任制冷系主任、学校妇委会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兼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员、民盟上海水产大学总支主任委员、第九届上海政协委员。



  沈月新,1964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加工系制冷与冷藏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助教,到讲师,到教授,期间在校担任过多种行政职务,在水产执教40余年。几十年来,她胸怀教书育人理念,求真务实,默默耕耘,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2006年,她从教学、科研岗位上退下来。以她获得的成果,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退休,享受安逸生活,但她仍一如既往地进行教学和科研,培养年轻教师,为食品科学默默奉献。

科研服务生产

  几十年来,沈月新每当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就到实验室做实验。刚开始,学校实验设备和仪器不完善也不齐全,可这没有阻挡她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多少年来,她始终埋头于科研第一线,所做大大小小的实验不计其数。科研道路几乎不可能一帆风顺,预想的结果很可能最终一无所获。但沈月新没有气馁,失败了再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边做边学。她始终相信,只要方向没错坚持到最后就一定会成功。正因如此,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工业迅速发展,食品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民以食为天,而食品加工与贮藏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蕴涵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是无限的。沈月新结合这些背景,通过科研把食品学院的学科优势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沈月新曾做过一个黑鱼的加工研究。近几年我国水产业发展很快,水产品生产总量越来越大,做好水产品保鲜和加工变得日益重要,有利于促进养殖业进入良性循环。黑鱼一开始很贵,但养多了,供大于求,价格就跌下来了。此时,如何做好黑鱼的保鲜加工被提上日程。沈月新开始着手进行黑鱼深加工制品的开发研究。为此,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一般现场都比较脏,而且要投入大量时间,沈月新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将黑鱼开发成一种休闲食品,并与企业合作投入生产,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研成果往往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实验室成果要运用于生产,还需进行扩大中间试验等很多程序,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东西,转化成实际生产的难度更大。沈月新在进行壳聚糖应用研究时,经过一次又一次实验,发现利用壳聚糖可以做出漂亮的薄膜。这种薄膜具有抗菌性,用它包装东西不会发霉,而且它会自行分解,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现在我们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样的绿色产品无疑具有重要发展前景。沈月新于是和学院教师一起联系厂家,希望将其产业化。现在的塑料薄膜是用聚乙烯粒子在400℃条件下挤压成薄膜的,而壳聚糖薄膜要在酸性溶液条件下制得。沈月新跑了很多厂家,食品研究所、薄膜制品厂等都缺少这种设备。曾经有个研究所做过液体素材成膜的生产,也有了一点成功。正当沈月新以为有了点滴希望的时候,研究所的人员却告诉她,这个设备用于大规模生产不行。虽然该科研成果未能实现产业化,但沈月新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激起她搞科学研究的兴趣。

  多年来,沈月新承担过多种科研项目,有企业的,也有省部级重点项目,经常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她还主编和参编了大量著作、教材,获得过上海市和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等。

耕耘讲台43载

   沈月新热爱教育事业。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创新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43年的高校教学工作中,她坚持以身作则,孜孜不倦,教书育人。

  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创造一流成果,树立诚信形象”。她觉得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老师上课一定要“物有所值”,对得起学生。她经常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去听课的话,也希望学到更多东西。所以,她平时一直给自己充电,充实新知识,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坚持知识更新。毕竟社会发展迅速,如果一直默守成规,就会误人子弟。她不断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信息纳入教学,力求保证所教知识的前沿性和科学性。另外,她也有意识将其他学科跟食品学科相互融合。不同学科一交叉就会有新认识、新体会,思路也开阔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沈月新也尽力营造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努力使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她所教的课不但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富于启迪性和创新性,受到学生们欢迎。

  沈月新对学生始终怀着一份爱心、一份耐心、一份关心。她经常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将课上得生动有趣,希望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她乘课余时间经常到学生中间沟通交流,询问对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她一直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即使学生做错了,也不过分责备,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跟同学相处,沈月新从来不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处。正是由于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学生们十分喜欢她。她对所带研究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有什么困难都会乐意来找她。不是她带的研究生也经常打电话向她咨询。对此,她总是放下手头工作,一一耐心回复。沈月新与学生朝夕相处,习惯了这一切,觉得与学生在一起轻松愉快,人生也更有意义。她觉得她教授学生知识,学生也带给她丰富的精神生活。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学校引进了许多青年教师。新鲜血液的加盟,为学校师资队伍增添了活力,又给学校的师资培训提出新任务。毕竟刚刚走出校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还缺乏教学经验。作为过来人,沈月新对他们非常关心。青年教师是事业的未来,她付出大量精力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以切身体会为青年教师提供参考。她强调:“作为教师要认真有责任心,尽量为学生考虑,引导他们心向光明。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终身学习,保持知识的前沿性,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虽然这些都是沈月新对青年教师提出的希望,但其实也是她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反映。

  沈月新曾兼任各种行政管理职务,如制冷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图书馆馆长等等。她克服克服工作压力,白天忙于行政事务、教学科研,晚上认真备课。由于家住得比较远,为了节省时间,她干脆晚上睡在研究生宿舍,以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弹指一挥间,43年过去了。沈月新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教学方面,她桃李满天下;科研领域,她硕果累累;社会工作,她有条不紊。她是一位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学者。她是大学校园一位默默的耕耘者。她取得诸多成就,但在成功和荣誉面前她总是虚怀若谷,以新的更高的目标激励自己。其中反映的是她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她教书育人如同涓涓流水,润物无声,生生不息。正是这平凡和朴实,谱写了她淡然雅致、追求卓越的历程。

 (食品学院  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