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珩: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发布者:陈慧发布时间:2017-06-01浏览次数:189

王锡珩: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发表时间:2013-09-30                             阅读次数:12次                         



   感悟人生,用启心智。学做,做学;自主学,创造性做;学到老,做到老;生活既得,奉献当先;超越人生,自得其乐!

 王锡珩(1933.6-   ),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教授,1993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9年毕业于水产品加工专业。1983年参加“8154型拖网冷冻渔船”制冷装置研究,获农牧渔业部三等奖;参加GBJ72-84“冷库设计规范”编定获1984年国家计委三等奖。此外获国家专利两项,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


   人生百年,转眼一瞬。怎样度过此生才有所值和意义?答案肯定不止一个,但只要有利于社会、集体、家庭和个人和谐发展,就都是好事情。对此,王锡珩说:“首先,须高度自觉清醒,要找到目标,在人生坐标系内完成自我定位,明确奋斗方向、目标;其次,就是设计达到目标的有效路径,可操作的方法、思路、技能,承受艰苦磨砺,培育矢志不移的毅力。”

穷人孩子早当家

  王锡珩出生在一个抗日图强,战火焚飞的动荡年代里。父亲是八路军,很少顾家。年幼的王锡珩从小就懂得分担母亲重担,学习勤奋,课余、农忙假期就帮着拾柴草、挖野菜、做家务。有一年母亲赶到根据地医院照顾负伤的父亲,他在家边上学边带着弟弟。不想突遇寒潮,一地大白菜捂在雪下。这可是一家人的生计指望。不由分说,他领着6岁的弟弟去田里刨雪,“红了眼”似地往家里抢菜。穿着6厘米厚的木底“呱嗒”绵鞋走在冰雪水里,肩上挑着上百斤白菜,一不留神就是一跤,浑身上下被雪水、汗水湿得通透……王锡珩还是村里的儿童团干部、“豆豆兵”班长,还经常参加宣传队表演……困苦而丰富的少年生活,为王锡珩一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注入了坚韧的元素。

   解放后,按祖辈惯例,13-14岁的孩子要去“闯关东”了,而王锡珩却还想上学。母亲也不想孩子去当学徒,可要上学,去哪儿弄钱啊?王锡珩便和两个同学一起,给人家干帮工赚钱解决学杂费。后来听说烟台有学校既发助学金又给饭吃,他便背上行李、干粮,徒步140里,来到新创办的“烟台水产技术学校”读书。不用为生计发愁的王锡珩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读书了。1954年7月,他中专毕业被分配到黄河口沾化县水产科当技术员。第二年他获得一个考大学的名额,9月份即被上海水产学院水产品加工系录取。

制冷教学与研究

   王锡珩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水产学院,但一开始并没有承担教学任务,而是担任专职政治辅导员。1962年7月学校突然做出决定,9月份冷63届的“制冷装置与冷库设计”课由王锡珩上。从熟悉内容到完成备课要在短短两个月里完成,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太可能办到的事情。王锡珩却什么话也没说,接到通知当天便整理起行李,从学校借了暂付款去北京冷库专业设计院查阅资料。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王锡珩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伏案苦读,查书、抄资料,白天太热,汗水不断滴在纸上时写的东西都变得模糊不堪,于是他就用冷水湿了毛巾围在脖子上不时地擦把脸;晚上蚊子在耳边嗡嗡乱飞,咬得无法入睡,他干脆起身秉烛夜读,抓紧一切时间充电……资料收集好回到学校,浑身的疲惫还没消退,又夜以继日地开始编写教学大纲、借书买书、组织学生翻译资料。因为没有教材,写讲稿成了他每天晚饭后的必修课,写写画画补充修改,经常是过了午夜才能让散了架的身体躺在床上休息一下。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便能拿到他发的“活页讲义”。一边教,一边改,等一学期课程结束,上海水产大学的《制冷装置与冷库设计》教材也出来了。

  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室不行。然而,当时学校经费非常紧张,制冷专业实验室建设一直未能提上日程。王锡珩有一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劲,他左思右忖着要把实验室建起来。有一次,王锡珩通过一个偶然机会了解到,对100㎡以下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争取立项资助的可能性很大,也比较容易获得批准。于是,他赶紧组织人讨论、分析,紧赶慢赶,向学校递交了一份《关于建设99㎡实验室的报告》。项目经过论证、审批,顺利获得批准。1972年学校迁到厦门时,基建工作大面积铺开。这是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大好机会。于是,王锡珩借上海第九设计院在厦门现场设计的间隙,请其就建筑、结构、水电等方面提出建设意见,用一周时间完成了实验室扩大初步设计方案,争取到36万元经费支持。施工中又陆续增加了一些项目,经费追加到100万元,从而为我校建设了第一个比较完备、先进的制冷专业实验室。有了这个实验室,学校的制冷专业教学有了可靠保证,从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制冷专业人才,学校的制冷研究项目也有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当时,我校承担了长三角地区很多中小型冷库的设计、建设,这从某种意义上得益于制冷实验室的建设。

  临退休时,有人提醒王锡珩把以往的心得体会整理出来,既是对一生教育实践的梳理、总结,又可以给青年师生提供宝贵经验。于是,他申请了一个“渔船制冷装置设计标准”项目,后来以“渔船制冷空调装置设计规范”立项,获得1.5万元经费支持。然而这对完成研究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呢?王锡珩不想再向学校伸手求助,他到各地筹资,争取到6.5万元资助。王锡珩节衣缩食,勤奋工作,拿出了项目的“征求意见稿”。可是,项目还没做完,经费已经山穷水尽,他动用了家里的存折、老伴的私房钱,自费做研究,终于完成了专家交口称赞的“送审稿”。友人问他这么做值不值?王锡珩只是一笑而过:“只管自己怎么做,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行了。”

青年应“厚积薄发”

  在王锡珩看来,对于职业、事业,一个人应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社会需要慎重选择。当有了机遇,就要抓住它。大学期间,每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不过一两百个学时,只能说是打了个基础而已。更多的内容需要在工作中、在社会上不断充实、提高。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人终生的。选单位,应着眼于长远事业发展,着眼于学习历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经历是资历,是一种竞聘优势。只要选择之前是认真的,就不要事后嘀咕、后悔,为此烦恼。当然也不能随随便便,不停换单位。选择时不要太看重待遇,要注重对自己的锻炼、磨砺。要先学、练,再学干,创造性地干,切忌急功近利。“厚积薄发”是成才之路:要富有“挑战精神”,勇挑重担;要讲求工作方法,善于进行发散思维,不因循守旧;要有毅力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敢于胜利、只能胜利的信念。

   这就是王锡珩,工作时勤勤恳恳、富有创新精神,离开工作岗位后仍时刻挂念学校发展、关心青年成才,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食品学院  张磊)